部落格名稱下方有一列按鈕,建議點擊「2週年」、「3週年」....閱讀每年的日記集錦;點擊「備忘錄」按鈕,展開之後,建議由最底端一篇(2007/12/30)讀起;欲放大字體,請壓住「Ctrl」鍵並敲「+」鍵2次或3次,敲「-」號則縮小。
2009/03/17
巴結我們家的「大王」。
2009/03/17 星期二
我比妻先吃畢早餐,為了不佔用浴室,就到廚房洗碗槽去刷牙。
妻吃罷,拿著杯盤放到洗碗槽旁,由我身後摟著我的腰、臉頰貼著我的背,說:
「我這樣也能睡著,你信不信?」
我結結巴巴的說:
「我信!我信!」
(離上班時間只剩10分鐘,不敢說『我不信!』)
因為妻是「睡覺大王」,
對於家裡的「大王」,一定要巴結巴結。
前天(星期日)午覺醒來,妻難得與大女兒去政大河堤散步運動,我留在家準備晚餐。
妻散步返家,在廚房說出她此趟散步的感想:
「與女兒散步,我覺得不習慣,不像與你散步那樣有安全感。」
我回答:
「謝謝妳!我好榮幸!」
這就是夫妻情。
母親自1月13日跌倒至今已滿兩個月,昨天在老人公寓開始恢復搭伙,我就可以不必每週一、三、五去幫她備餐,但是假牙頂得牙床疼痛而咬不碎青菜等,故今天要將家裏的打果汁機送去給她使用一段短時間。
2009/03/17
2009/03/13
若全世界的書都燒掉只留一冊,那是什麼書?
林國源是我服役空軍時互相切磋的朋友。
1974年時他問我這句話:
『若全世界的書都燒掉只留一冊,猜是什麼書?』
我不知道!
他回答:『約伯記。』
昨日有幸為何玉峰長老主講的「由約伯記看苦難」光碟片聽打字,摘錄重點如下。
遇到苦難時,可以從三條路來看苦難:
1.looking backward--找出原因。 苦難一定有一個原因,這時候要looking backward ,就是要「回頭看」,找出原因。約伯自己找不出原因,認為自己受難是無辜的。
2.looking forward--看清目標。 約伯的第一批(三個朋友)將約伯想要得安慰、想要找原因的路引到了一個不正確的方向,第二批(單獨一位)則提出另外一條路,這一條路,簡單的說,是looking forward ,是「往前看」,看什麼呢?要看「目標」。 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」,這句話清楚說明了遭患難的目標!就是不看後面而向前面看。若不經歷到這些事,你這個人沒有辦法被調整。要曉得上帝做在我們身上的每一個小訊號,要抓得住,並且要很儆醒。 「向前看」與「向後看」,都是人的路,人仍看得迷糊; 還需要以下的第3.
3.looking upward --向上看,看清上帝的心意。 苦難本身是在人身上,可是苦難的意義,不是只在人身上,苦難的意義需要有上帝,才能將你這個人身上遇到的苦難說清楚,或者說是明白其中的意義。 約伯經歷苦難期間,不僅他一人更瞭解上帝;其他兩批(四位)朋友因此同蒙造就,對上帝都有了更正確的認識。 所以,苦難不僅「榮耀神」,也「造就人」!
2009/03/13 星期五
1974年時他問我這句話:
『若全世界的書都燒掉只留一冊,猜是什麼書?』
我不知道!
他回答:『約伯記。』
昨日有幸為何玉峰長老主講的「由約伯記看苦難」光碟片聽打字,摘錄重點如下。
遇到苦難時,可以從三條路來看苦難:
1.looking backward--找出原因。 苦難一定有一個原因,這時候要looking backward ,就是要「回頭看」,找出原因。約伯自己找不出原因,認為自己受難是無辜的。
2.looking forward--看清目標。 約伯的第一批(三個朋友)將約伯想要得安慰、想要找原因的路引到了一個不正確的方向,第二批(單獨一位)則提出另外一條路,這一條路,簡單的說,是looking forward ,是「往前看」,看什麼呢?要看「目標」。 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」,這句話清楚說明了遭患難的目標!就是不看後面而向前面看。若不經歷到這些事,你這個人沒有辦法被調整。要曉得上帝做在我們身上的每一個小訊號,要抓得住,並且要很儆醒。 「向前看」與「向後看」,都是人的路,人仍看得迷糊; 還需要以下的第3.
3.looking upward --向上看,看清上帝的心意。 苦難本身是在人身上,可是苦難的意義,不是只在人身上,苦難的意義需要有上帝,才能將你這個人身上遇到的苦難說清楚,或者說是明白其中的意義。 約伯經歷苦難期間,不僅他一人更瞭解上帝;其他兩批(四位)朋友因此同蒙造就,對上帝都有了更正確的認識。 所以,苦難不僅「榮耀神」,也「造就人」!
2009/03/13 星期五
2009/03/12
坐有坐相,站有站相。
2009/03/12 星期四
醫師提醒平常坐姿就要注意,翹腳坐雙腿交疊容易彎腰駝背,椎間盤突出。盤腿坐更容易使脊椎因為受力不均而移位。一旦發現刺痛,千萬不要自己隨便推拿。
http://www.cts.com.tw/Default.aspx?ch=News&cp=NewsPage&date=2009/03/10&source=9803101900&NewsSNO=20090310N008&bw=2&pg=0
2009/03/12
2009/03/09
頂樓開闢日光花架。
2009/03/09 星期一
妻將頂樓開闢日光花架,將花盆都擺上架,就可曬到充足的陽光,
在新上架的花盆裏埋了三顆皇帝豆種子。
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.tw/lovelovewu/2009_0309__?feat=directlink
2009/03/09
2009/03/05
如何建立部落格?(1)
2009/03/05 星期四
如何建立部落格?
「BLOG」一字是「weB LOG」(網路記錄)的合成字,中文音譯為「部落格」。
人人皆可在自己的部落格領域內寫任何記錄:
病歷記錄、讀書記錄、研發記錄、......
也可統稱為「網路日記」。
寫此文之目的是提供以下朋友參考:
想要建立近似「吳sir的丈夫日記」的部落格在相同的平台上。
(https://www.blogger.com/start)。
用「親和性」區分,部落格大約可分為三類:
1.高階:親和性很強,幾乎不容許自己改寫,故不需要懂程式碼。
缺點:版面的小工具太多,令人眼花瞭亂;對不懂程式碼的人則很適合。
(例:http://blog.udn.com/balawu)
2.中階:親和性適中,可視自己需要增刪修改,故需要懂一些程式碼。
缺點:版面很陽春,需要閱讀手冊、閱讀別人的程式碼,接枝到自己的部落格。
(例:http://01mistery.blogspot.com/2008/01/blog-stir.html)
3.低階:可隨己意設計、修改,不妨懂更多的程式碼;例如以前所稱的「個人網站」。
(例:http://web.ntpu.edu.tw/~soloman/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建立部落格需具備的工具如下:
1.Google公司的以下服務與軟體:
登入以下三者,均用相同之「名稱、密碼」。
(1).申請Google信箱:
https://www.google.com/accounts/ServiceLogin?service=mail&passive=true&rm=false&continue=http%3A%2F%2Fmail.google.com%2Fmail%2F%3Fhl%3Dzh-TW%26tab%3Dwm%26ui%3Dhtml%26zy%3Dl&bsv=zpwhtygjntrz&scc=1<mpl=default<mplcache=2&hl=zh-TW
(2).安裝"Picasa 3" 相片管理軟體,由此處下載:
http://picasa.google.com.tw/
(3).申請一個部落格空間:
http://www.blogger.com
(A)部落格的英文網址:需耗時長考。
(如德俊的http://twtwblog.blogspot.com)
(B)部落格的中文名稱:需耗時長考。
(如「吳sir的丈夫日記」)
2.寫日記稿的工具---用「記事本」,不必用Word。
「Word」是出版印刷時才用的「排版」軟體。
寫日記稿不需要排版,只需要打字為 .txt檔,存檔在硬碟中;
反覆修改完成後,一次完整的貼到部落格內,按一個「發佈文章」鍵,就刊登完成了。
刊登之後,系統會將一份完整稿寄到自己的Gmail 信箱,做為副本存留。
3.在硬碟增設檔案夾,以儲存日記稿與相片:
D:\Blog\夫日記稿
D:\Blog\妻日記稿
D:\Blog\他人日記佳作
.
.
.
D:\Photo\200903
D:\Photo\200904
D:\Photo\200905
4.中文打字輸入法(建議學習「Google 漢語拼音輸入法」,前提:會正規英文打字)
(1)Google 漢語拼音輸入法軟體自行下載:
http://www.google.com/ime/pinyin/index.html
(2)看螢幕熟記「漢語拼音輸入法速查表」
http://input.foruto.com/cccl/cccl_article025.htm
http://www.ntnu.edu.tw/tcsl/Teaching-Resources/pin-yin-contrast.htm
http://www.taipolst.edu.hk/netstudy/it/typing/pingyin/pingyin_chapter3.htm
參考文章:
(“鍵盤過時”隨想錄,本篇太長,可選讀重點參考!)
2009/03/05
2009/03/02
歷史上的今天---在台東住了一個月。
2009/03/02 星期一
去年今天,我奉妻命住在台東,準備種我們的田地!
不到一個月,妻考慮之後打消主意;
於是下了一道金牌,於3月底召我返回台北的家。
妻為了這件事,要我向她說『對不起』;
道歉並不困難;這難不倒我!
http://twtwblog.blogspot.com/2009/01/blog-post_05.html#links
2009/03/02
2009/02/28
二二八紀念日這一天,向我所得罪的人道歉!
2009/02/28 星期六
二二八紀念日這一天,我完成了重大的事---為了追求「和睦」,向我所得罪的人道歉!
本月3日至7日接受「真善美基要生活原則」講座時, 心裡受感動,決定首先向上帝認罪、 其次向前妻認罪、 向我的哥哥、向我的弟弟認罪。
終於在歷史上重大的「二二八紀念日」這一天, 卸下了心頭的千斤重擔,魂裏不再有苦毒! 魂不再受捆綁,我自由了!
聖經與牧師都教導我們:
「若是能行、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。」﹙羅馬書12:18﹚
「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、並要追求聖潔.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。」﹙希伯來書12:14﹚
其它類似經文:
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、 神是信實的、是公義的、必要赦免我們的罪、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。」﹙約翰壹書1:9﹚
「要離惡行善、尋求和睦、一心追趕。」﹙箴言34:14﹚
「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.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。」﹙馬太福音5:9﹚
「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,總要彼此包容,彼此饒恕;主怎樣饒恕了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。 」﹙歌羅西書3:13﹚
2009/02/28 星期六
二二八紀念日這一天,我完成了重大的事---為了追求「和睦」,向我所得罪的人道歉!
本月3日至7日接受「真善美基要生活原則」講座時, 心裡受感動,決定首先向上帝認罪、 其次向前妻認罪、 向我的哥哥、向我的弟弟認罪。
終於在歷史上重大的「二二八紀念日」這一天, 卸下了心頭的千斤重擔,魂裏不再有苦毒! 魂不再受捆綁,我自由了!
聖經與牧師都教導我們:
「若是能行、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。」﹙羅馬書12:18﹚
「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、並要追求聖潔.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。」﹙希伯來書12:14﹚
其它類似經文:
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、 神是信實的、是公義的、必要赦免我們的罪、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。」﹙約翰壹書1:9﹚
「要離惡行善、尋求和睦、一心追趕。」﹙箴言34:14﹚
「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.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。」﹙馬太福音5:9﹚
「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,總要彼此包容,彼此饒恕;主怎樣饒恕了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。 」﹙歌羅西書3:13﹚
2009/02/28 星期六
2009/02/26
憶先父、憶眷村。
2009/02/26 星期四
〔後記〕2015/06/27找出些老家醒村時候的照片,貼在「照護母親日記」部落格,網址在此:
http://wumomsdiary.blogspot.tw/2015/06/blog-post_27.html
新聞報導:製作人王偉忠正規劃製作電影「黑蝙蝠中隊」。
我最愛看的電影,就是二次大戰的電影或電視片!
「搶救雷恩大兵」、「諾曼第大登陸」、「勇士們」...........
唸小學不知幾年級時,與哥哥一起去看了一部電影,
片名叫做「最前線」,
真帥呀!當時我愛看極了!
如今得知國片「黑蝙蝠中隊」即將開拍,出片勢必轟動!
我一定會去看!
很湊巧,今天是先父的忌日,先父病逝於1982年,將近66歲。
先父早年是飛行教官,1949年隨空軍官校遷來高雄縣岡山鎮,定居在官校的眷村(醒村)宿舍,同年12月我出生於醒村。
能記憶清晰的往事不多~
大約我唸小學三、四年級時,父親調差往屏東縣東港鎮大鵬灣的空軍指揮參謀大學,
(上週意外得知,祖安的岳父與家父是同時期的參大同事)
因為離家遠,只能週間住在東港,週末返回岡山的家。
我們放暑假時能得到的獎賞就是---可以出門遠遊---隨父親同往東港,在軍區裏住一週。
『寢室』這個名詞,就是當時抵達了東港寫信回家給母親時,父親教我認識的字!
軍區理髮店的師傅打趣我說:
「你姓吳,那麼你應該名叫吳東港,或者吳大鵬?」
能被大人調侃的年歲,猜想也不過十歲左右。
小學曾經參加演講比賽,講題大概是:「我的志願」
我的講稿當然是父親代擬的,
還記得其中兩個詞:『翱翔』、『蔚藍』
因為「我的志願就是做一個空軍飛行員,..............將來要翱翔在蔚藍的天空...........」
高中二年級得了近視眼,故與空軍官校無緣,只能進入空軍通信電子學校,
(如今改名為空軍航空技術學院)
飛行的志願沒有達成,卻成了跑步(清晨愛晨跑)、騎自行車的空軍(上下班都騎車)。
為什麼我喜愛晨跑?我研究、再研究,終於想通了!
當我與父親住在東港軍區時,每天父親隨著軍號聲起床,
我當然也一同起床!
起床後,站立在寢室門外的走廊上,父親帶領我一面做健康操,一面眺望著遠方操場上,
有好多軍人隊伍在操場跑步,並且大聲的邊跑邊喊!
現在懂事了才知道,那是正在參大受訓的學員與空軍幼年學校的學生。
莫非,父親的心意要我規律的生活,故以身教代替言教?
當時,我並不瞭解,只是順服的聽從!
就是住在東港軍區的體驗,以及以下兩件事,
使我養成了早睡早起,及晨跑的習慣。
小學步行往稍遠的前峰國民學校上學,每天清晨進入校區,操場上有兩位大人在練跑步,
請教他們的名字,依稀記得其中一位名叫「徐尚湘」,多年以後似乎升至空軍機械學校的體育組長?
高中二年級時,父親只對我說過一次:
「周立信大哥每天都去晨跑,不但不累反而精神更好!」
從第二天早晨起,就開始了我這一生的「晨跑」習慣,
軍校放寒假(一週)、暑假(兩週)期間,
我住在家裏仍然清晨跑步,
逢下雨的早晨,右手握著一把雨傘,仍然晨跑不輟!目的不在參賽,只為了保健!
另外有意思的一件事:
當我進入軍校後,因為學校就在岡山鎮,離家不很遠;
星期天清早學校放假,我由學校走路回家;
晚上收假以前,由醒村的家走路回校;
有時候父親堅持要騎摩托車送我回校,
男子漢大丈夫,短短的路算什麼,哪需要父親騎車送?
但父親的心意,兒子不好推辭,
於是兩個大男人摧殘一輛Honda 50 c.c. 小機車,
心中十分過意不去!
當學校勤練閱兵分列式的季節,有一個星期天下午,天未黑我就要走路回學校,
(我的習慣是處處不遲到)
出了家門尚未出小巷,因為小巷無人,我就趁機練習踢正步的「擺手」,
僅抬小臂到水平、但未踢正步,
(就像內人走路上班時,她常做的那個動作),
沒有想到,父親在家門口望著遠去的我,
從頭到尾被父親一覽無遺。
次一週放假回家,父親對我說:
『走路的時候,小臂不要抬太高!』
哇!什麼小事都被他看在眼裏!幸好不是做壞事。
軍校尚未畢業前,1971年元旦父親限齡(54歲)退伍,
趁未退伍之前,找機會與我穿軍服合照,

1972年3月初我畢業,父母都參加了典禮。
2007年9月16日,妻伴我重遊岡山,拍了醒村的照片:
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.tw/lovelovewu/2007_0916_#
這張是介壽路醒村西側(靠精神保壘)的大門:
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將古老眷村----醒村列為文化資產:
http://www.hach.gov.tw/hach/frontsite/cultureassets/caseBasicInfoAction.do?method=doViewCaseBasicInfo&caseId=SA09811000002&version=2&assetsClassifyId=1.2&siteId=101&menuId=302
2009/02/26
〔後記〕2015/06/27找出些老家醒村時候的照片,貼在「照護母親日記」部落格,網址在此:
http://wumomsdiary.blogspot.tw/2015/06/blog-post_27.html
新聞報導:製作人王偉忠正規劃製作電影「黑蝙蝠中隊」。
我最愛看的電影,就是二次大戰的電影或電視片!
「搶救雷恩大兵」、「諾曼第大登陸」、「勇士們」...........
唸小學不知幾年級時,與哥哥一起去看了一部電影,
片名叫做「最前線」,
真帥呀!當時我愛看極了!
如今得知國片「黑蝙蝠中隊」即將開拍,出片勢必轟動!
我一定會去看!
很湊巧,今天是先父的忌日,先父病逝於1982年,將近66歲。
先父早年是飛行教官,1949年隨空軍官校遷來高雄縣岡山鎮,定居在官校的眷村(醒村)宿舍,同年12月我出生於醒村。
能記憶清晰的往事不多~
大約我唸小學三、四年級時,父親調差往屏東縣東港鎮大鵬灣的空軍指揮參謀大學,
(上週意外得知,祖安的岳父與家父是同時期的參大同事)
因為離家遠,只能週間住在東港,週末返回岡山的家。
我們放暑假時能得到的獎賞就是---可以出門遠遊---隨父親同往東港,在軍區裏住一週。
『寢室』這個名詞,就是當時抵達了東港寫信回家給母親時,父親教我認識的字!
軍區理髮店的師傅打趣我說:
「你姓吳,那麼你應該名叫吳東港,或者吳大鵬?」
能被大人調侃的年歲,猜想也不過十歲左右。
小學曾經參加演講比賽,講題大概是:「我的志願」
我的講稿當然是父親代擬的,
還記得其中兩個詞:『翱翔』、『蔚藍』
因為「我的志願就是做一個空軍飛行員,..............將來要翱翔在蔚藍的天空...........」
高中二年級得了近視眼,故與空軍官校無緣,只能進入空軍通信電子學校,
(如今改名為空軍航空技術學院)
飛行的志願沒有達成,卻成了跑步(清晨愛晨跑)、騎自行車的空軍(上下班都騎車)。
為什麼我喜愛晨跑?我研究、再研究,終於想通了!
當我與父親住在東港軍區時,每天父親隨著軍號聲起床,
我當然也一同起床!
起床後,站立在寢室門外的走廊上,父親帶領我一面做健康操,一面眺望著遠方操場上,
有好多軍人隊伍在操場跑步,並且大聲的邊跑邊喊!
現在懂事了才知道,那是正在參大受訓的學員與空軍幼年學校的學生。
莫非,父親的心意要我規律的生活,故以身教代替言教?
當時,我並不瞭解,只是順服的聽從!
就是住在東港軍區的體驗,以及以下兩件事,
使我養成了早睡早起,及晨跑的習慣。
小學步行往稍遠的前峰國民學校上學,每天清晨進入校區,操場上有兩位大人在練跑步,
請教他們的名字,依稀記得其中一位名叫「徐尚湘」,多年以後似乎升至空軍機械學校的體育組長?
高中二年級時,父親只對我說過一次:
「周立信大哥每天都去晨跑,不但不累反而精神更好!」
從第二天早晨起,就開始了我這一生的「晨跑」習慣,
軍校放寒假(一週)、暑假(兩週)期間,
我住在家裏仍然清晨跑步,
逢下雨的早晨,右手握著一把雨傘,仍然晨跑不輟!目的不在參賽,只為了保健!
另外有意思的一件事:
當我進入軍校後,因為學校就在岡山鎮,離家不很遠;
星期天清早學校放假,我由學校走路回家;
晚上收假以前,由醒村的家走路回校;
有時候父親堅持要騎摩托車送我回校,
男子漢大丈夫,短短的路算什麼,哪需要父親騎車送?
但父親的心意,兒子不好推辭,
於是兩個大男人摧殘一輛Honda 50 c.c. 小機車,
心中十分過意不去!
當學校勤練閱兵分列式的季節,有一個星期天下午,天未黑我就要走路回學校,
(我的習慣是處處不遲到)
出了家門尚未出小巷,因為小巷無人,我就趁機練習踢正步的「擺手」,
僅抬小臂到水平、但未踢正步,
(就像內人走路上班時,她常做的那個動作),
沒有想到,父親在家門口望著遠去的我,
從頭到尾被父親一覽無遺。
次一週放假回家,父親對我說:
『走路的時候,小臂不要抬太高!』
哇!什麼小事都被他看在眼裏!幸好不是做壞事。
軍校尚未畢業前,1971年元旦父親限齡(54歲)退伍,
趁未退伍之前,找機會與我穿軍服合照,

1972年3月初我畢業,父母都參加了典禮。

2007年9月16日,妻伴我重遊岡山,拍了醒村的照片:
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.tw/lovelovewu/2007_0916_#
這張是介壽路醒村西側(靠精神保壘)的大門:
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將古老眷村----醒村列為文化資產:
http://www.hach.gov.tw/hach/frontsite/cultureassets/caseBasicInfoAction.do?method=doViewCaseBasicInfo&caseId=SA09811000002&version=2&assetsClassifyId=1.2&siteId=101&menuId=302
2009/02/26
2009/02/25
為何男人常把「回想我當兵的時候」這句話掛在嘴上?
2009/02/25 星期三
人們對於「異常難熬的時期」,往往充滿樂觀正向的回憶。
(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吉伯特(Daniel Gilbert)的暢銷書『快樂為什麼不幸福』。)
自從「進入新兵訓練中心」開始的軍旅生活,是男人一輩子痛苦又快樂的回憶;
正如「懷孕、生產」是女人終生痛苦又快樂的回憶!
「衰退浪潮下_痛苦又快樂的時光」
(2009-02-22 工商時報)(原文刊於國際先驅論壇報,何信彰摘譯)
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CMoney/News/News-Page-content/0,4993,11050705+122009022200185,00.html
1930年代大蕭條期間,人們晚上到城裡快活的次數變少,
「聽收音機、室內遊戲、棋類遊戲」反而大行其道,
這種盡量「足不出戶」的趨勢,一直延續到1950年代。
2008年9月的金融風暴與經濟緊縮,失去工作的壓力確實很大,但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---健康改善死亡率下降,,原因是:
1.開車出門的次數減少,發生意外的機率隨之降低
2.煙酒的支出變少
3.運動與睡眠的時間增加
4.在家開伙的頻率升高
5.吃速食的次數也相對較少。
經濟緊縮到了2009年2月24日,張忠謀先生估計大約還有4~5年的難熬時期,因此大多數人可能將投入以下三種平價活動:
1.在網路上取得免費資訊
2.每天帶來小小滿足的散步活動
3.在公立圖書館悠閒閱讀。
沒錯,健康正面的活動,讓人永遠不忘!
所以,大家都趨向於「早睡早起」,運動與睡眠的時間增加了,人人活得更健康。
清醒的時候可能在家裏閱讀,或在家裏的電腦上網;
上網的時間增加了,「只吃桑葉而不吐絲」?何不建立自己的部落格呢?
建立自己的部落格,初期可能羞於向朋友公開;
月復一月的切磋寫文、貼圖,就可將網址敬告諸親友了!
心念至此,為了服務各位讀者朋友,甘願貢獻本人建立此『丈夫日記』部落格的經驗,供大家參考,鼓勵人人都從事正面的活動!
往後幾天的日記題目將是:
我是如何建立部落格?(上)、(下)
(如何在Google的地盤建立部落格?)
(如何在Google的blogger.com建立部落格?)
今天探母及夫妻打桌球的相片在此:
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.tw/lh/photo/xQ3GuWSlbjvgOApGvIL6DQ?feat=directlink
2009/02/25
2009/02/24
日常養成使用關鍵字搜尋的習慣。
2009/02/24 星期二
朋友忘記了電腦開機密碼,間接來信問我如何解決?
我不是專家,也未過曾經歷此問題,故想上網使用關鍵字搜尋,看能不能得到幫助。
搜尋的二例如下,1.比2.所使用的關鍵字多了「電腦」二字,結果稍有不同;
若有時間細讀兩種搜尋結果,當可增長經驗;
但是,要抱著『存疑』的心態,並要『小心求證』為佳!
1.「忘記電腦開機密碼」
http://www.google.com.tw/search?hl=zh-TW&cr=countryTW&q=%E5%BF%98%E8%A8%98%E9%9B%BB%E8%85%A6%E9%96%8B%E6%A9%9F%E5%AF%86%E7%A2%BC&start=10&sa=N
2.「忘記開機密碼」
http://www.google.com.tw/search?hl=zh-TW&q=%E5%BF%98%E8%A8%98%E9%96%8B%E6%A9%9F%E5%AF%86%E7%A2%BC&meta=cr%3DcountryTW&aq=9&oq=%E5%BF%98%E8%A8%98
整理各種不同情況的解決方法如下(以虛線隔開),但不保證正確,最終沒有辦法之下的辦法是:
1.重新 Format 硬碟的磁區 C:\ ,並安裝 Windows 作業系統。
2.從今以後養成一個好習慣----個人資料勿存放在C:\ 而應另放在 D:\
當重新安裝 Windows 作業系統完成,(可能)D:\ 的資料還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例1]
消除BIOS及開機密碼的方法
假如您在電腦設了開機密碼及進入BIOS的密碼,但卻忘了密碼,可以參考以下的方法:
用開機片進入 dos模式下
進入c:\windows\command這一個子目錄下
輸入debug按下enter
輸入"-o_70_20"按下enter…… "_"代表空白鍵
輸入"-o_71_21"按下enter
輸入"-q"按下enter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例2]
首先,重新開機,在電腦進入Windows系統前,按下「F8」出現Menu選單,
選擇「5」進入MS-DOS系統。
然後游標會停留在C:\
輸入「del c:\windows\*.pwl」按下Enter,
重新開機就可以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例3]
(適用於Windows XP作業系統)
先開機 然後在BOIS結束準備進到WINDOWS開機畫面這
按F8選擇進安全模式 然後進到WINDOWS之後
到控制台,找使用者和密碼,然後把你的帳戶密碼刪除掉
然後重新開機就可以進了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例4]
(此法對桌機容易,筆記電腦困難)
把主機板上面的水銀電池拔掉
等一會時間(等電腦板子上沒電)
紀錄就消失了!
如果是單純登入的密碼忘記!
試試進安全模式將其刪掉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例5]
(*不適用於忘記安裝時所設定〔administrator〕的密碼)
1. 在電腦啟動時按〔F8〕及選〔Safe Mode With Command Prompt〕
2. 選 〔Administrator〕後便會跳出〔Command Prompt〕的窗口
3. 用〔Net〕的命令增加一個用戶,例:增加一個用戶名為 alanhkg888,命令語法如下net user alanhkg888 /add
4. 將新增用戶提升至 Administrator 的權力,例:提升剛才增加用戶 alanhkg888 的權力,命令語法如下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alanhkg888 /add
5. 完成上列步驟後重新啟動電腦,在啟動畫面上便增加了一個用戶 alanhkg888 了,選 alanhkg888 進入
6. 登入後在〔控制台〕→〔使用者帳戶〕→選忘記密碼的用戶,然後選〔移除密碼〕後〔等出〕
7. 在登入畫面中選原來的用戶便可不需密碼情況下等入 (因已移除了)
8. enb刪除剛才新增的用戶,在〔控制台〕→〔使用者帳戶〕→選〔alanhkg888〕,然後選〔移除帳戶〕便可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09/02/24
訂閱:
文章 (Atom)